山东益人机械有限公司
中文版 英文版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铰链知识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正磊(销售经理)
业务手机:13969324170
办公电话:0533-2084699
传真号码:0533-2081004
公司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谈谈如何优化教学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山东益人机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3/8/29

概要:铰链四杆机构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的观念,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铰链四杆机构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它的实用性很 强,但是技校学生基础差, 观察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与生活实例结合, 结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得到感性认识, 再通过实验验证理论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笔者探讨运用行为引导教学法,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运用问题引导法,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台如舞台, 教师如导演。一堂课的开始就如序幕一 样, 可见引入很重要, 关系到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直 而且具有独特可靠的低副联接形式,它的实用性强,与我选择合适的教法、学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结合本课内容, 教师设计情景导 入, 首先让学生观察, 从生活情境中的健身器材、工业生 产中的破碎机、运输车, 到铁路运输中的火车车轮和飞机的起落架等机械运动, 从而提出这些机械运动都是如何实现的?这些实例大到生产、运输, 小到日常生活用品, 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处可见。这样的引入不仅能凸显出内容的重要性, 同时又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只有抓 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地引入本课内容。

二、通过电教演示法,增强感性认识

人们对任何具体事物的认识, 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 它是外界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人 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接触客观事物, 形成对客观 事物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首先产生感性认知, 引导学生思维,从 而掌握基本概念。如在讲解关于四杆机构的三种形式时, 教师先以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做演示, 如缝纫机的脚踏板、公交车门、健身器材、折叠桌椅和汽车雨刷等, 这样易与学生形成共识,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 充分发挥 其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口若悬河,滔滔 不绝,但是学生的情况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效果可 想而知。我们可以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教师可以省时省力,学生也可以从教师 枯燥无味的解说中解脱出来。动画演示不仅可以轻松展现动态过程, 使过程直观化,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 师在备课选材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要围绕生活,结合实际, 引起共鸣,如果选材不当, 将会适得其反: 二要注意学生层次,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避免学生出现自弃或自满情绪, 使好生、差生都能参与进 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只认识事物的表面现 象, 不能反映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的低级 阶段。因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而由感性 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 能动性,创造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占有丰富可靠的感性材 料;二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一节课45分钟,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 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形成视觉和听觉疲劳, 所以, 应当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听课情 况。对于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构成条件这一重要知识点的 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的理论进行不等式的数学推导,其过程繁琐而刻板,学生难以理解,效果欠佳。而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 方法, 教师将班级进行分组, 提前将材料(长度不同的硬纸板、 圆珠笔笔芯、打火机、实验要求及实验报告发给大家, 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让每组制作不同杆长的四杆机构,并分析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填写实践报告。实验 报告的内容包括: 小组成员、四杆机构的杆长、四杆机构 可以实现的运动形式及实现该运动形式时四杆的长度需要满足的条件等。最后, 根据实验实现的运动情况分析出四 杆机构的杆长条件。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分组演示并汇报 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得到四杆机构三种类型构成条件的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边设 计, 边思考, 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四杆机构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同时又加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询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展示设计成果环节, 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又增强了学生 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 实现教法、学法、能力训练三者统 一。

在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有: 一是学生分组时,把好生、差生搭配起来,避免部分学生的消极放弃现 象。二是教师对实验数据的设置要精心准备,不宜过难或过简单。学生只要跳一下,就可以摘到果子,太容易会产生自 满,太难会出现放弃现象。三是由于中职学生的总结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教师要对实验表格进行条理性设计。四是小 组的每位成员要有分工,避免部分学生不参与讨论,却可以享受实验成果, 教师要让学生各尽其能,各有所得。五是教师上课展示的时间要恰当,避免时间过长。

四、归纳总结,讲练结合,强化新知

通过实验,学生的理性认知达到了一定程度,但因为实验是分组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将各组的实验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将结果进行梳理, 从而将学生的理性认识转化成一种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整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带领学生共同总结结论, 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运动类型、需要满足的杆长条件及应用场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加深了理性认识,又将结论中运用的数据进行了验证,从而让学生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扩大知识面

在课后作业中, 教师除了布置一般的练习题外, 还要留一些拓展作业,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能运用铰链四杆机构,而运用铰链四杆机构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 闪烁“活”的思维,在“动” 中去体验, 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要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在课程中进行整合, 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六、结语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最终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从生活到理论再回归生活,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行为导向为手段,采用了问题引导、电教演示、动手设计、成果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还要以课堂还给学生为观念,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 完成教学目标。

相关阅读
各类铰链的参数介绍2013年7月14日
浅议橱柜铰链的选择注意事项?2013年7月2日
如何选择开平窗铰链2013年5月7日
如何正确安装铰链2013年5月6日
友谊铰链,值得你信赖2013年4月9日
铰链常见问题解答2013年3月22日
推荐产品